正在阅读> 本能游戏> 章节目录> 第一百零一章 佛起缘灭
第一百零一章 佛起缘灭
“飞天。”梅青大喝一声,身体像是爆裂一般,全身的经脉竟然清晰可见,长剑感应到主人的召唤,发出一道刺目耀眼的白色炽光。随即,梅青像是陀螺一般,飞身旋转,已然在沙帐中形成了又一股风暴。
孩子在外面操控着竟然变的有些吃力,有些控制不了自己的双手,像是被前方巨大的磁铁吸引,看来两种力量只见出现了偏转,显然,梅青的力量要强过孩子,孩子已经开始支持不住。
只听得“嘭”的一声巨响,风帐像是从内而外爆裂开,被炸裂地粉碎,黄色的沙尘无力地纷纷落下,成了一盘散沙。
舍卫国有位很富有的婆罗门,年老得子,但孩子长到六岁就死了。想想老年才得子,在幼子最可爱的时候,忽然失去了,他有多痛苦呢?他听说佛陀可以解开一切众生的悲哀,可以解除人生的疑惑,于是就去请教佛陀。
佛为他说法:「世间一切的痛苦总是由恩爱起,人因为爱而产生了痛苦。」
这位富有的婆罗门听后,不但无法解除心中的忧恼,反而更增加疑惑。他抱着一股疑心出来,到了半路,遇到两位婆罗门异教徒,他们问他:「你去哪里?」他说:「我心中很痛苦,去请教佛陀。」他们问:「佛陀如何回答你?」富有的婆罗门答道:「佛说世间一切忧悲苦恼,都是由恩爱所生。」两位外道者听了说:「瞿昙沙门颠倒是非,世间最幸福的就是恩爱,为何说恩爱是苦的根源?那是错误的,实在是扰乱人心!」于是就把这些话刻意散播出去,城中的人一传十、十传百,都认为佛陀是在扰乱人心,颠倒是非。
波斯匿王原本对佛陀只有欢喜敬重心,因为无法透彻了解,体悟不出奥妙道理,因而起不了深切的信心;如今听了这些传言之后,也起了怀疑──这位称为「觉者」的佛陀,是否真是真理的导师?所以就派遣两位大臣去请示佛陀:「为何恩爱是烦恼的根源?」
这两位大臣到了只园精舍后,就把国王的意思请示佛陀,佛陀也同样开示:「爱是苦本,欲是烦恼的根源。一切的苦恼,离爱就不生苦,离欲就不生恼。」于是这两位大臣深深体悟佛陀所说的道理。
当他们把这个道理回报国王时,国王听了还是无法解惑,幸好王后末利夫人智慧深厚,看到国王无法觉醒,就利用机会向国王说:「我来举一个例子,您仔细听。在几十个国家中,王特与某国交好,设若其国惨遭亡国之痛,大王,你的心作何感想?」王说:「我会为之忧恼。」
夫人又说:「你最爱的人是毘琉璃太子与金刚公主二人,假若二子之中有一人忽然死亡,大王又会怎样呢?」王说:「我会痛不欲生。」末利夫人又说:「我很幸福能当你的王后,承王爱护,假如有一天我生病将死,大王有怎样的感觉呢?」
王说:「你生病将死,我定会命不全活。」夫人说:「这就是佛陀所说的『恩爱生悲恼』。某国之王与你相交特好,你顾爱其国,他护持你国,这是彼此恩义相交。而妻、子是爱欲相受,子死你会痛不欲生,妻病你命不全活,这就是爱切之痛。佛陀所说的道理,难道不是真理吗?
国王经夫人这么一说,真正体会到恩爱生恼。原本他是坐在大床上与夫人谈话,听完之后,赶紧下床面向只园精舍方向跪下,双手合掌说:「佛陀是大觉圣人,所说的教法治我愚痴,见佛三次,闻佛开示,我仍然无法解悟,甚是惭愧。现在我才深深体会佛陀的真理,从今而后,我愿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,永生永世做佛的声闻弟子,佛陀所说的法音,我将尽形寿诚意听受,听后还要身体力行。」从此舍卫国波斯匿王即皈依佛
达摩大师,本是南天竺人,属婆罗门种姓,出家为僧。在南朝宋末时航海到达我国广州。后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炼,终日默然,达九年时间。达摩大师不仅以虔诚超然的“壁观”方式修行,而且还提出“理入”、“行入”的修行理论,主张“舍伪归真,凝住壁观,无自无他,寂然无为”。认为“众生无我,苦乐随缘,逢乐无喜,遇苦不忧”。教人去掉一切爱憎情欲,按佛教教义修行。他被尊为西天(天竺)禅宗第二十八祖和东土(中国)禅宗初祖。至今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还保存着“初祖庵”。传说为达摩面壁九年的地方。又有“菩提达摩一苇渡江”石刻像。
达摩大师圆寂后,承继大师为禅宗二祖的就是“立雪断臂”的慧可。
慧可寺受具足戒,后周游各地,学习大小乘经义。北魏正光元年(502年),他慕名去到洛阳嵩山少林寺拜谒菩提达摩大师。大师有意考验他,不予接见。时值严冬,大学纷纷扬扬,慧可终夜立于积雪之中,直至天明仍不得入室。慧可为了表明自己的至诚,竟用刀自断左臂。达摩大师闻讯,深为感动,立即将他安排至钵盂峰的禅房中养伤(至今钵盂峰还保存着慧可的弟子所建的“二祖庵”),伤愈后,大师亲授《楞伽经》四卷。后到邺(今河北省临漳县)传道近四十年。慧可传法,能“奋其奇辩,呈其心要”,僧俗人众,奉为师范。但也遭到一些僧人的迫害。有个叫道恒的禅师,也在邺下说法,他对慧可心怀忌恨,于是派他身边的弟子加害慧可,没料想到那个“刺客”听了慧可的讲经,心服口服,改恶从善。道恒不甘心,又派人去害慧可,结果又被慧可感化。后来道恒质问那些弟子:“我费了那么些功夫去矫正你们的眼目,想不到你们竟如此执迷不悟!”那些弟子理直气壮地回答说:“我们的眼目本来是正的,就因为你的缘故变邪了!”道恒对慧可更加怀恨,多次加害,却未得逞。慧可大师虽一再遭人陷害,但想不到竟然活了一百零七岁,可能是高僧中最长寿的人了。
明朝万历年间,圉镇闹瘟疫。
圉镇济宇寺方丈巨然睹此惨状,便长跪大殿佛像前,祈求道:“老衲发愿造一口巨钟,用钟声驱散瘟神,还众生一个朗朗乾坤。”
高僧要出门募化,临行把僧值叫来,叮嘱再三:“若有人得知消息,前来布施,一定要把布施所得用于造钟,不得他用!”
某村有寡妇鹿娘,她的丈夫在这次瘟疫中丧了生。他生前是一名艺巧的木匠,婚前送鹿娘一精制木钗作信物,上面雕有一对鸳鸯,这对鸳鸯就跟活的一般。
鹿娘已经有了一个孩子,刚满周岁,还没离怀,可是这孩子也染上了重病,鹿娘的心都碎了,她恨不得孩子的病让自己得。
她抱着孩子到济宇寺,祈求菩萨保护她这根独苗苗。鹿娘住的村离济宇寺有四十多里,她抱着孩子一步三磕头,一对秀气的发辫已散开,像一块肮脏的黑抹布了;一双金莲磨烂,血都渗到绣鞋外面了,来到济宇寺,她见很多人都在捐助,问问才知道是为铸钟。鹿娘也要捐,她摸遍全身,一个钱都没有,只摸到那枚木钗。她浑身颤了一下,看看怀里的孩子,手一松——“扑”,木钗掉进了募捐匣里。
晚上,僧值清点捐助银两,见有一枚木钗,他想都没想就把这枚木钗随手扔掉了。
不久,巨然方丈回寺,把募化布施得来的银两都拿出铸钟。钟很快造出来了,可是钟腰上却有一个小洞,形状看上去很像女人用的饰物——钗。这真是一桩奇怪的事情。
敲击那钟,“破——扑”,跟丢了魂似的,这样的钟声,怎驱得瘟神?巨然方丈说:“打碎,再铸!”一连三次都是这样。这里面一定有缘故!僧值早吓呆了,他也在想: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巨然方丈手拈佛珠,看着僧值;僧值突然醒悟,小声说:“一位女施主舍了一枚木钗,我把它扔了。”
巨然方丈一颤,念一声佛,连道:“罪过,罪过,你扔掉了一颗心!”僧值立刻在大殿内寻找那枚木钗,天黑下来还没找到,他急得都快疯了,整整寻找一个通宵,黎明时,就在佛像的脚下睡去。朦胧中,他看到了那枚木钗在黑暗中发着亮光……
第二天,巨然方丈来到大殿外立着的那口巨钟前,他惊讶地发现,那个钗状的洞已经补上了。再敲一下那口钟,“咚——嗡嗡——嗡”嘹亮雄壮,浑厚非凡。那钟声在圉镇上空荡漾开去,霎时,圉镇阴霾的天空一下子灿烂无比了。
阿忠是个老实人,虽安份度日但不懂得因果。有一天,阿忠在返家的路上,看见路旁有一个小鬼,手拿鞭杖,忿恨不平地鞭打着一具死尸,心中仿佛有着千万的怨气。
阿忠禁不住好奇地向前问说:「小鬼!小鬼!这人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,他都已经死了,你还不停地鞭打他?」只见小鬼咬牙切齿的说:「这尸体是我的前身,只因他生前不知孝顺,反还处处忤逆父母;对国君不忠、不敬三宝、做尽坏事,害得我现在随业力牵引受种种苦报,痛苦万分,不鞭打他,我怨气难消。」阿忠一听,不觉毛骨悚然。
才往前走了一小段路,又看见一位天人从天而降,手拿着香花散在一具尸体上,接着又是问讯、又是顶礼,极其恭敬。阿忠又好奇地向前询问:「清净庄严的天人啊!你长得这么殊胜美妙,为何要如此恭敬这具腐臭的尸体,还用香花来供养呢?」天人欢喜的回答:「这个人是我的前身,由于生前孝顺父母、忠心的事奉君主,而且恭敬三宝、常行善法,于是令我今生感得在天上享福的殊胜果报,为此,我特地来表达感恩之意。」阿忠听了默默离去,心中却反复咀嚼着这番话。
继续前行未久,又见一位天人相好端正,衣服鲜丽,却在路旁摘酸枣吃,阿忠心中大疑,在好奇心的趋使下,再次向前问道:「这位大德,我看您像是一位天人,应该是福报具足、饮食自在的吧?为什么吃这……」天人感叹的说:「唉!我确实是一位天人。由于前世孝顺父母、恭敬三宝、喜欢行种种的功德,所以感得升天的果报。但因为讨厌布施饮食,所以今日虽贵为天人,却常常饮食不足,只得在这里摘酸枣充饥!」
阿忠在一天当中看到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果报,心中感触良多,回到家后,便开始皈敬三宝、持守五戒,并且广行诸善而无偏废。
在很久很久以前,有个原始的国家,国王名叫和黑。当时,这个国家文明程度极差,百姓愚顽混沌,没有礼法,又受到外来邪恶宗教的迷惑,全国上下都信奉野蛮之道。
有一天,和黑王的母亲突然患病,按照这里风行的邪教习俗,除了求神灵祛病除疾之外,还要杀生祭祀,甚至滥杀无辜。可是,这次和黑王的母亲患病,不知请了多少次神灵,杀了多少个人,一拖拖了一年多,所患的病却一点也不见好转。
和黑王是个孝顺儿子,见母亲久病不愈,可把他给急坏了。有一天,他召集国内较有名望的二百个婆罗门,对他们说:“我母亲病得这么久,就是治不好,这是什么原因呢?”这些婆罗门七嘴八舌地说道:“大王,老夫人的病非比寻常,这是因为天上的星宿发怒,颠倒了位置,地上的神鬼耀武扬威,是阴阳之间的不和造成的啊!”
这些话,对和黑王的震动很大,他连忙问那些婆罗门:“用什么方法,可以给我母亲祛病呢?”婆罗门建议:“大王可以在城外找一块平整的地方,修筑一个法坛,供奉的祭品要十分齐全,请法师来祭祀,查月星宿和四山鬼神。”和黑王问:“需要什么祭品呢?”有个婆罗门信口说道:“必须用一百头牛马羊等牲畜,还要有各种虫鸟异类,再杀一个聪明的小孩,用这些人畜虫鸟祭祀天地鬼神,老夫人的病才有希望治好啊!”
和黑王听了婆罗门的话,赶紧去征求母亲的意见,得到母亲允许后,便下令准备祭祀的物品。一时间,全国鸡飞狗跳,哀声不断。好不容易将一百头牛马羊及虫鸟异类凑齐,和黑王便带着文武百官和二百名婆罗门,在城东设了一个祭坛,准备将所有的祭品,包括一个抓来的小孩,都杀掉以祭祀天地鬼神。这桩荒唐而又残酷的祭祀,将四方都给震动了。佛祖早已知道此事,怀着大慈大悲之心,带着门下弟子,一起赶来挽救众生,点化愚顽的和黑王。
和黑王的队伍刚走出城门,突然发现佛祖与随行弟子一行迎面而来,只见佛祖华盖罩身,祥云冉冉,光芒万丈。见到这种庄严祥和的场面,和黑王及其文武百官、众婆罗门、黎民百姓,无不万分敬仰,欢声如雷。
那些被当作祭品的动物,也都欣然鸣叫,雀跃欢腾,以求得到解脱。
和黑王大步向前,向佛祖合掌行礼,长跪于地,恭敬地说道:“我母亲病了一年多,遍请良医,敬神祭鬼,但病却一直不见好转。今天没办法,只得杀生祭化天帝星宿、四山众神,以求母亲早日康复。这是无奈之举,请佛祖明示。”
佛祖听了和黑王的一番话,便指点道:“如果想要五谷丰收,就必须辛勤耕耘;如果想要大富大贵,就必须广行布施;如果想要多福长寿,就必须做善事;如果想要获大智慧,就必须勤学苦问。这四桩事情,说明的是一个道理:有耕耘才有收获,有播种才有成果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这是不容置疑的。你的国家没有礼法,以邪恶为正道,以杀生来祛疾,你母亲又怎么会康复呢?”
接着,佛祖又说了四句偈语:
若人寿百岁,勤事天下神;
象马永祭祀,不如行一慈。
佛祖说完这首偈语,便施展神通,身体大放光明,瑞霭祥光遍照大地,被当作祭品的动物当下都得到了解脱。和黑王亦在佛光沐浴下,愚心醒悟;他的母亲在后宫听说了这件事后,病立刻好了。那二百个婆罗门,亲眼目睹了佛祖的神通,深感法力无边,受到感化,忏悔自己以前的种种罪孽,便都皈依了佛祖,出家为僧。
这个故事中的和黑王,原来是既野蛮,又凶残,以杀生祭祀求母亲病体康复,这是多么愚蠢!所以佛祖点化他,说了一番“种瓜得瓜、种豆得豆”的道理,才使他幡然醒悟,与众婆罗门一起皈依了佛门。和黑王的觉悟,既是佛法的胜利,也是人性的复苏。
有一次,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,来到一个叫做「优楼频螺」的村落,住在附近的树林里。
当地的驴姓村长,听说佛陀来了,想到佛陀常教导人知苦、灭苦,心中有着几分的仰慕,也向往能亲自听个究竟,就前往拜见请益。
驴姓村长礼见佛陀后,问佛陀说:
「世尊!听说您能为人解说苦的成因,以及如何灭除,这真是太好了,请世尊慈悲,也能为我解说。」
「村长!我如果以『过去如何如何』、『将来如何如何』来为你说明苦的成因、苦的灭除,那么,你或许会相信,也或许不信而可能徒增你的疑惑。村长!现在我们都坐在这儿,我就举眼前周遭会发生的事,来为你说明吧,你要好好听,仔细思惟了。」
「好的,世尊!」
「村长!你想想看:你会因为你们村里的哪个人被杀、被捕、被罚款、被谴责而感到忧心、哀叹、痛苦、不悦、绝望吗?」
「会的,世尊!」
「然而,村长!是不是你们村里的任何一个人被杀、被捕、被罚款、被谴责时,你都会感到忧心、哀叹、痛苦、不悦、绝望呢?」
「不会,世尊!」
「村长!同样是村中的人,为什么你对某人会,而对其他人就不会?」
「世尊!会让我感到忧心、哀叹、痛苦、不悦、绝望的那些人,是因为那是我所眷爱、关切的人,我对他们有欲爱的缘故,反之,则是跟我无关的人。」
「村长!所以依此而类推于过去与未来,可知众生的种种痛苦,不论过去发生的,现在存在的,或是将来产生的,一切皆以欲为根本;由欲而生,由欲而集起;以欲为因,以欲为缘。」
「世尊!这真是个殊胜的比喻啊!世尊!真是稀有啊!世尊!您说:『一切苦的生起,皆以欲为根本;由欲而生,由欲而集起;以欲为因,以欲为缘。』真是巧妙的解说啊! 世尊!我有一个儿子,名叫智罗瓦西。有一次,智罗瓦西在外过夜,隔天,我起了个大早,马上派人去探望他。当我派遣的人还没回来通报的等待期间,我只能情绪低落地老是念着『希望智罗瓦西没事』。」
「村长!如果智罗瓦西出了事,那你会不会忧心、哀叹、痛苦、不悦、绝望?」
「会啊,世尊!」
「所以,村长!从这件事也可以瞭解到『一切苦的生起,皆以欲为根本;由欲而生,由欲而集起;以欲为因,以欲为缘』的道理。 村长!在你还没认识智罗瓦西的母亲前,你会对她有欲爱之情吗?」
「不会,世尊!」
「是当你认识她之后,才有欲爱之情产生的是吧,村长!」
「是的,世尊!」
「村长!如果智罗瓦西的母亲被杀、被捕、被罚款、被谴责,你会感到忧心、哀叹、痛苦、不悦、绝望吗?」
「会啊,世尊!」
「村长!这也可以让你瞭解到『一切苦的生起,皆以欲为根本;由欲而生,由欲而集起;以欲为因,以欲为缘』的道理。 村长!如果心中有四种爱念,当这四种所爱念的无常变化了,那么,就有四种忧苦生起;如果有三种、两种、一种爱念,当所爱念的起了无常变化,就会有几种忧苦生起。 村长!如果都没有爱念,那么,就不会有忧悲恼苦了。 没有爱念的人, 不会有忧悲恼苦; 没有忧悲恼苦的人, 如出水莲花般的超脱。」
当世尊这样解说时,驴姓村长当场远尘离垢,得法眼清净,见法、得法;知法、入法,不再疑惑,不再畏惧,合掌对佛陀说: 「世尊!我已经超越了。从现在起,我归依佛、法、僧众,愿意终身为佛弟子,请为我见证。」
一日,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同行脚,近中午时分,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,便在路边的大树下休息。佛陀见不远处有块瓜田,就请阿难尊者去化缘西瓜让大家解渴。
阿难尊者听从佛陀的指示来到瓜田,见到田里有位年轻女子在看守西瓜,于是阿难上前和女子商量布施个西瓜,阿难尊者话未说完,那位女子便恼怒地拒绝了阿难的请求,并恶言恶语地要阿难赶快离开瓜田。
尊者失望地回到树下,佛陀一点不惊讶,且微笑着对迦叶尊者说:「迦叶,换你去化缘!」阿难心想,那女子都已经不肯布施,迦叶尊者又怎能化缘到西瓜呢﹖迦叶尊者听到阿难尊者化缘不成的消息,自己心里也没多大把握,但因受了佛陀的嘱咐,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着甚深意涵,便起身前往瓜田。没想到,瓜田中的女子一见到迦叶尊者,就很高兴的站起来向尊者顶礼,并频频询问尊者从哪里来,要往哪里去?是否需要食物以供充饥?迦叶尊者还未开口化缘,女子即主动挑了一颗最好最大的西瓜,供养尊者。阿难见迦叶抱着大西瓜回来,心中正感到纳闷的时候,佛陀即为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说明两人过去生的因缘。
数万大劫以前,迦叶与阿难同为出家众时,两人经常结伴去行脚参访。一天,阿难走在前,迦叶在后,行经的道路上正好有只死猫,由于时值盛夏,死猫的尸体已出现腐臭的味道,且身上满是虫蚁,正在啮食着死猫身上的腐肉。阿难一见到这只死猫,立刻摀住鼻子,匆忙地离开;尔后,迦叶看到死猫,即慈悲的为它三皈依,并在路旁挖了个坑洞,将猫埋葬,祝愿它能早日超生善道。
说完过去生的因缘,佛陀便对两位尊者开示道:「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过去的死猫投胎转世而来,因为当时迦叶为其皈依祝愿的关系,所以得为人身,因此她一见到迦叶就心生欢喜。而阿难因为一念嫌恶的心,所以不但化缘不到瓜,反而还遭受辱骂。」听完佛陀的开示,两位尊者更对因缘果报的道理深信不疑。
佛陀很少给人析梦。析梦就是解梦,对所梦之境的分析。梦有没有根据,对现实有没有某种隐喻意义?凡人有漏有烦恼,故而肯定有梦。有的人说我从来不做梦——说这话的人本身就有问题。梦分浅梦和深梦之别,浅层的梦我们能回忆起来,深层的梦基本上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。也就是说,普通人都会做梦,只是有些梦我们无法察觉而已。对于那些我们能够记忆的梦,有的醒来就忘记了,有的却刻骨铭深,记得很牢,甚至一辈子都无法忘记。有的梦还会反复出现,比如我小时候一遇到感冒发烧的时候,都会出现同一种梦境,一直持续很多年。而有的梦似乎有所灵验。关于这一点,民间流传的《周公解梦》里记载了很多。当然时下出现了很多新的事物,比如汽车、飞机、计算机、手机手表等物,在“周公”那个时代里是根本见不到的——事实上这里的“周公”也未必就是历史上的周公,可能是有所假托而已。不过好像《周公解梦》也在不断发展,各种新出现的东西,它们也能够给予某种看似合理的解释。
但是圣人可以做到无梦。为什么无梦?因为没有妄想,所以就无梦。释迦牟尼佛无论何时何地,都能够守护六根,不会生起任何妄念。而且能将这种潜意识中的妄念没有半点存余。既然没有丝毫的妄念生起,梦境自然就不会产生。圣人们醒着和睡着时没有差别,就是说他们时刻保持清醒,不会有妄念的产生。
本经中记述的是波斯匿王做了十个梦,醒了以后他大为惊骇,“大用愁怖,惧畏亡国及身、妻、子”。第二天早上他立马召集群臣,并且还将国内有名望的有道之士以及婆罗门都找来了,在一起商量对策。
大家一听都慌了神,说这事难办啊,我们也不会解梦啊。后来还是那位婆罗门有点本事,说他能够有办法化解此事。怎么化解呢?他是这么说的:“斯事可禳厌之;当杀太子及王所重大夫人、边傍侍者、仆从、奴婢,并所贵大臣,以用祠天王;所有卧具、珍琦宝物,皆当火烧,以祠于天。如是,王身及国可尽无他。”
这位婆罗门从他们的祭祀立场出发,说波斯匿王想化解这场灾难,必须要将太子杀掉,将王后杀掉,将身边的那些近人们以及大臣都统统杀掉,再将奇珍异宝也统统烧掉,这样就可以确保无恙。这说明三个问题:第一,古印度当时对于梦境非常相信,都认为梦与现实密不可分,至少是对现实或未来的某种暗示;而且解梦风气举国皆奉;第二,波斯匿王遇到了真正的麻烦,这个麻烦的后果就是国破家亡;第三,梦是可以化解的,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,可以逢凶化吉;第四,婆罗门这个主意,是彻头彻尾的馊主意。烧点值钱东西倒也罢了,哪有把老婆孩子以及大臣近人都杀了的?杀人只能招灾,却绝不会免祸。
当波斯匿王将自己所梦十事禀明佛陀之后,却得到了令他十分惊喜的回答:“善哉!大王!王所梦者,乃为将来后世现瑞应耳!后世人民不畏禁法,普当淫泆,贪有妻息,放情淫昵,无有厌足,妒忌愚痴,不知惭,不知愧,贞洁见弃,佞谄乱国。”也就是说,这些梦与波斯匿王本人没有关系,而是未来世的某种应验。进一步说,这些梦本身并不是好梦,如果从这一点上讲,起先的那个婆罗门并没有说错;但婆罗门将这些梦与波斯匿王本身联系起来,说这些梦会造成国破家亡,那显然就是胡说八道。但波斯匿王的这些梦,从佛陀的一番叙述中不难发现,未来世似乎很糟糕,似乎有人心不古之兆。
为了进一步消释波斯匿王的疑虑,佛陀将所梦的十种事,一一进行解释:
第一,是梦见三口锅之事。“两边釜满,中央釜空,两边釜沸气相交往,不入中央空釜中者”,指的是什么呢?中央之釜象征父母长辈,两边之釜象征子女后代。两边里煮着热气腾腾的米饭,可是中间的锅却不见生火。“后世人民皆当不给足养亲贫穷,同生不亲近,反亲他人,富贵相从,共相馈遗”,对于自己亲人的死活视而不见,可是对于那些毫不相干的人却热情有加,这难道是正常的人世常情吗?当然不是。
第二,是看到马口吃食,屁股也跟着进食。这在现实生活中基本见不到,但在梦里就极有可能出现。比如我经常梦到我自己会飞,跑着跑着就张开双臂,飞到离地差不多有一百多米的高中。如何理解呢?有的人说这是患了关节炎,有的人说这是血压不正常,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。但无论如何,这总是预示着某件事。关于波斯匿王梦到的马的怪相,说明了那时候为官不清,就好像过去那些贪官们,“吃了原告吃被告”,别人都倒楣,只有他旱涝保收。“后世人民、大臣、百官、长吏、公卿,廪食于官,复食于民,赋敛不息,下吏作奸,民不得宁,不安旧土”。如果整个官僚系统全部都在搞贪脏枉法,“苛政猛于虎”,那么这个社会岂有公平和安宁可言?所以佛陀说,当一个国家的统治机器出了问题,最后受苦的还是咱平头老百姓。
第三,是大树生华。这个华,与“花”相通。老树生花,不太符合自然规律。但既已生华,肯定预示着什么不吉利的事情。有人说,千年铁树生花,这是好事呀!然而事实并非如此,首先,一般铁树的有效寿命在200年左右,不大可能活到千年;第二,老年铁树开出所谓的“花”,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花,而是叫“孢子叶”。从理论上讲,男人到七八十岁仍具备生育能力,但这样岁数的老男人真的生了小孩,恐怕也会遇到各种后续的麻烦事。而佛教对大树生华的解释是:“后世人民多逢驱役,心焦意恼,常有愁怖,年未满三十,头发皓白。”说明后世的的人很辛苦,国家徭役众多,老百姓整天愁眉苦脸,不到三十岁,头发就上染上一层白雪似的。现在是和平年代,大家生活的很安逸,有房有车,还有各种社会福利。倘若有大的自然灾害,或者发生了大规模的战色争,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得了吗?从电视镜头中,我们看看叙利亚、阿富汗、伊拉克的一些百姓生活状况,就知道战争不是儿戏,和平需要我们去珍惜才是。
第四,是“小树生果”。树还没有长成型,就开始争着结果子,这是好事,还是坏事呢?佛陀说,这不是好事,而是一种凶兆。“后世女人年未满十五,便行求嫁,抱儿来归,不知惭愧”。男女都要到适合年龄才能婚嫁,倘若过早,就不太合适。比如佛陀所指出的女孩子不到十五岁就私自抱着小孩,大大方方地回到娘家,这就很令人诧异。不过这种状况现在似乎大有好转,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早结婚,就是结了婚后也不愿意多生小孩(甚至不愿意生小孩)。过去人信奉多子多福,现在这种思想恐怕不太合时宜。多生小孩势必会社会带来压力,而过低的生育率同样会给社会造成不利影响。当然我们谁也不能保证佛陀的这个预言永远不会出现,印度过去可能就已出现过,而未来的社会这种现象也可能会发生。
第五,“一人索绳后有羊,羊主食绳”。它说明什么呢?“末后世人夫婿行买贾,或入军征,游洋街里,明党交戏,不肖之妻在家与男子私通栖宿,食饮夫财,快情恣欲,无有愧陋”。这句话的意思,大约是指夫妻结婚后,丈夫远行——远行有各种情况,比如去做生意,去从军,或者外出办事。可是妻子在家里不太守规矩。而作为丈夫的其实也知道是怎么回事,他也假装糊涂,“夫亦知之,效人佯愚”。从现实生活而言,这本是人之常情。所谓丈夫,也仅是一丈之内为夫妻,超出了这个范围,就看各人的忠诚自觉程度了。退一步说,就算是双方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,然而各自同床异梦,生活其实也并不和美。
第六是金狐上床,食用金器。“后世人贱者当贵,在金床上,坐食饮重味,贵族大姓当给走使,良人作奴婢,奴婢作良人”。狐狸似乎给人印象并不好,狡猾,而且容易迷惑人,就好像《聊斋》里的那些姜女们,似乎都是狐狸的化身。而佛陀所说的“贱者”,并不是出身贱和身份卑贱,而是行为卑贱,就是起心动念乃至做出的事、说出的话,都十分粗俗卑贱。可是后世世风日下,小人得志,而仁人落难,情况反过来了。那些鸡鸣狗盗之徒开始得势,坐在金床之上吃香的喝辣的,而那些知书达礼素质高的人却必须弓着身子为他们服务,整个社会秩序彻底被颠覆。
第七是“大牛还从犊子下嗽乳”。按常理说,小牛犊应该向母牛去讨奶喝,可是如今情况变了,成了大牛反过来向小牛犊索乳,这不是世道混浊的写照吗?所以佛陀说,“后世人母,当为女作媒,将他男子与共房室,母住守门,从得财物,持用自给活,父亦同情,佯聋不知”。说白了,就是父母靠卖女儿来赚钱养活。而这种赚钱并不阳光,手段也十分低劣,这样的父母堪比禽兽,少廉寡耻。这样的父母有没有呢?貌似我倒没有见过,也没听到过。至于后世有没有,似乎不能过早地下结论。
第八,是梦到黑牛从四面而来,“相趣鸣吼欲斗,当合未合,不知牛处”,这寓示着什么?佛陀说,“后世人国王、大臣、长吏、人民,皆当不畏大禁,贪淫嗜欲,畜财贮产,妻子大小皆不廉洁,淫泆饕餐,无有厌极,嫉妒、愚痴,不知惭愧,忠孝不行,佞谄破国,不畏上下”,整个国家秩序都乱作一团。上行下效,贪、瞋、痴、淫、怒四处横流,法纪崩坏,所有人皆无所畏惧。这是属于人祸的方面。不仅如此,天灾也接踵而至,“雨不时节,气不和适,风尘暴起,飞沙折木,蝗虫啖稼,使兹不熟”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佛陀说,这是人招天怒,属于类似于“天谴”,“帝王人民施行如此,故天使然”。
后来天象似乎发生了变化,“又现四边起云,帝王人民皆喜,各言:‘云以四合,今当必雨。’须臾之间云各自散”,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望的大雨滂沱。佛陀说,这是老天爷在暗示着人类,必须要“守善持戒,畏惧天地,不入恶道,贞廉自守”,就是对自然心存一颗敬畏之心。我们曾经一段时间曾十分自豪地说“人定胜天”,这个“天”大约就是指大自然。但到目前为止,我们似乎没有看到人完善“天”的战例。人为什么一定要胜天呢?人主动遵从自然规律,与自然和谐共处,对大自然心存感恩与敬畏,这有什么不好呢?我们没有必要去战胜某物,使某物屈服于我们——事实上这也完全做不到,而是要在和谐共存的前提下实在互利互惠,这才是生存之道。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我们人类,人类太平了,自然就会太平;当天下大乱的时候,自然灾害也会悄悄滋长起来。过去的帝王们无疑是意识到这一点,于是兴建“社稷坛”、“天坛”等物,用于对于上天及大自然的祭拜。
第九点和第十点都是与水有关系,但似乎都不吉利。第九是梦到大池水是中央浊而四边清,说明了在后世里,“臣当不忠,子当不孝,不敬长老,不信佛道,不敬明经道士,臣贪官赐,子贪父财,无有反复,不顾义理”,说明在经济繁华的地区里,人心堕落得比较严重,没有忠孝观念,人们没有任何宗教信仰,大家骨子里所信奉的是实用主义和及时行乐思想。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,似乎还有一些积极的一面,“边国当忠孝,尊敬长老,信乐佛道,给施明经道士,念报反复”。这似乎说明了一条规律,那经济发达地区,宗教信仰人群减少;而经济欠发达地区,则相对人心较古,信仰也比较淳朴。而这种现象也似乎验证了宗教信仰(主要是佛教信仰)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某种内在联系,即经济越发展,人们就越丧失信仰;而经济越落后,人们就越倾向于宗教信仰。马克斯•韦伯在谈到这个问题时,认为新教促进了经济的发展,而佛教以及印度教则滞碍了经济的繁荣。从本经的这段论述中,似乎成了韦伯观点的佐证。然而这只是一种表层的现象,事实的情况是:当经济越繁荣之时,就越需要宗教信仰作为支撑。如果人们一旦丧失了宗教信仰,虽然经济繁荣了,但是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的问题(不忠、不孝、不敬、贪腐等),却是新兴经济所无法解决的。不过这个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与研讨,即宗教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。
第十点是“大溪水流波正赤”,这种现象说明了战争与流血。“后世人诸帝王、国王,当不厌其国,兴师共斗,当作车兵,马兵,当相攻伐,还相杀害,流血正赤”。不仅国与国之间相互征伐,而且自己内部也争斗不已。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,陷于风雨飘摇之中。
佛陀对波斯匿王所梦的十件事,解析结束了,实际上这些梦与波斯匿王的国家以及他本人,并没有太大的关系。那与谁有关系?是后代的众生,“尽皆为后世之人事耳!”佛陀说,其实避免这些灾祸也并不困难,“后世人若能心存佛道,奉事明经道人者,死皆生天上;若作愚行,更共相残者,死入三恶道,不可复陈。”
波斯匿王听了佛陀的一番开示后,方才真正安下心来。郑重礼拜佛陀后,回到宫中,“重赐夫人,拜为正宫,多给财宝,资令施人,国遂丰乐”。那些在国王面前煽风点火的大臣和婆罗门这下可倒了楣,“皆夺诸公卿、大臣、婆罗门傣禄,悉逐出国,不复信用”。当然这话也只是相对而言,在北印度婆罗门的势力一直很强大,波斯匿王只是驱逐了一小部分婆罗门,而并没有动摇婆罗门的根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