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> 煤城之殇> 章节目录> 第一百七十五章 ,扶贫记02取暖补贴
第一百七十五章 ,扶贫记02取暖补贴
(取暖补贴,我国上世纪五十年代实行的一项制度,当时指国家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在冬季发放的一项费用。至于哪些人能够取得补贴,每人获得的补贴是多少,目前尚无统一规定。)
郭宁并不知道村里的情况,不由得竖起耳朵仔细听起来。
张华把手里的米汤放到一旁,耐心的和这位大爷攀谈起来:“大爷,你说的是今年的冬季取暖补贴吧,村里是怎么说的?”
大爷:“前几年是每家按人头,每人三百块钱。今年开会说改了,不给发钱了,说是按户发,一户一吨无烟煤。这一下少了不少钱呢。”
郭宁心里打起了小算盘,村里面可不讲究计划生育,超生的一大片,一家别多说,三代,少说也八个人头,这就是二千四,而一吨无烟煤,自己虽然不十分清楚,但也不超过一千块钱,这一下子就给政府节省了一半的费用。
张华不慌不忙地说:“大爷,你瞧啊,这个事我听说了,具体怎么实施,现在还没有定论。”一阵风吹来,张华不由得把衣领往高提了提,“确实天气凉了,这个事我一会儿就和单位反应,一定尽快发下去。”
在郭宁看来,大爷一头花白的头发,却没有一点佝偻的痕迹,想必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人。只见他摇摇头,颇有些无可奈何的说着:“唉,国家的政策是好的,就是下面这帮人坏透了,干甚也想从老百姓嘴里抽一口吃吃。”
郭宁想起了在祥云煤矿,极少听见有人骂老董事长,但是那几个副总,可谓褒贬各半,最典型的王小明科长,能让所有人都看不顺眼,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葩。
张华看着大爷慢慢走远的身影,并不挽留,默默地蹲下,继续喝自己还冒着热气的米汤,那半根油条,在碗里都泡发了。
郭宁看大爷走远才问:“华哥,这煤算怎么回事儿?”
张华却显得有些不快,似乎这煤是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:“唉,还不是县政府那帮屌,麻痹的,给老百姓点钱,人家愿意烧煤就烧煤,不愿意就买点别的。老百姓得点实惠倒好了?这倒好,仗着国家政策,环保的名义,说是怕老百烧劣质煤污染环境,直接给发无烟煤。咱单位也不知道哪个傻屌,着急去捧领导的臭脚,主动把这事揽下来了,人家其他矿都是看笑话。”
郭宁的无知一下暴露无遗:“和政府做买卖多划算了,不怕赖账,省得出去跑销售了!”
张华喝一口米汤,暖和了一点:“你懂个屁!你以为政府的钱好挣?你知不知道卖给政府这个煤多钱一吨?”
郭宁:“我听文涛说过,现在好点的无烟煤,好像是七百一吨吧?”
张华:“那是市场价!这是属于政府福利,你敢按那个价走?想造反呢吧?你得给国家谋福利,得讲究觉悟!一吨卖四百!咱们还得负责运输!麻痹的,本来市场就紧张,产点好煤全他妈祸害了。老百姓要这煤简直就是浪费!”
郭宁每天窝在那个小房间里,就像一个被监禁的囚犯,知道的太少。听张华这么说,突然觉得脑子里就像开了一扇窗,逐渐看到了一幅画卷的一角。
突然,郭宁回过神来,又问:“华哥,咱们有没有?”
张华差点把嘴里的米汤喷出来:“你要那有屌用?”
郭宁露出狡诈的笑容:“那有啥,大不了拉回去我再卖了,市场价是多少,我按一半的价格出手,我才不怕砸手里。何况现在这卖烧烤的满大街都是。”
张华这下忍不住了,不禁哈哈大笑:“孩儿啊!我不知道该夸你还是该骂你啊!烧烤用的那是炭,不是煤。其实以前咱们单位也发的有补贴。后来自从煤炭市场开始降温,福利都缩水了,连取暖补贴都没了。”
郭宁:“那这算不算克扣工人工资,算不算违法?”
张华一脸严肃:“不算。《企业法》里只是提到了这项补贴,但没有强制要求,企业有权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选择发或者不发。我告你啊,以后别动不动就说违法,咱矿又不是没有雇律师,人家不比你精,啥都算计了,到最后吃亏的是你自己。”
郭宁却不能认同:“有律师咋了,去年冬天,不是拖欠了两个月工资,麻痹的,害得我四处借钱。到最后,年前,倒是一口气都发了,把借的钱一还,操!没了!”
张华压着声音对郭宁悄悄说:“我跟你说个事啊,这个事以前也发生过。有一年,咱单位遇到点麻烦,半年没开工资。正好赶上市里面领导检查,就有个员工把领导给堵了,告状说不给发工资。市领导很生气,当时就批评董事长,工人的工资不能拖欠。你猜后来怎么着?”
郭宁傻等着:“我哪知道,你说的那会估计我还没来。”
张华:“董事长立刻向财务下命令,把这个工人的工资,截止到这个月,立刻全部结清。然后紧跟着通知劳资科,把这个工人开除!”
郭宁:“哥,这么做是不是犯法?”
张华:“《劳动法》确实有规定,不得随便开除员工。但是企业想开除一个员工,找个理由还不简单?你比如说,你本来在地面上干的好好的,我现在从公司经营的角度考虑,要求你下井,你下不下?”
郭宁一口回绝:“我不下,井下那环境,就算不受伤,得个病咋办?赚那点钱还不够给医院送的!”
张华:“你看,这就是你的问题了,你不服从公司安排,所以我就有权开除你。就这么简单,所以,店大欺客,客大欺店,自古以来就是这样,以后凡事多留个心眼。胳膊拧不过大腿,就这么简单。”
郭宁想起,这样的话,以前父亲没少叮嘱自己,只不过没听过张华这样赤裸裸的例子。不经意间,把手里的碗放到了一边,一点胃口也没有了。
大婶这时也吃完了,走过来看看郭宁放到一边的碗:“吃饱了没?”
郭宁瞬间脸上反射出笑容:“饱了!饱了!”其实他并没吃饱,只不过是不饿而已。
大婶:“那我把碗收了。”说着就要弯腰去捡地上的碗,郭宁赶紧拾起递到大婶的手里。张华也赶紧把碗里的一点底子一股脑倒进肚子里。
张华抹了一把嘴:“走,咱出去转转。”
郭宁跟在后面问:“一个贫困村,有啥好转的?”
张华:“领导发话了,让咱过来发挥先锋作用,看看能帮点啥就帮点啥吧。你科里有没有那积压的不用的东西,看看这有什么能用的。都拉过来给村里用了。到时候一出库,账上也做得漂亮,说起来就是提供了多少多少的物资。”
郭宁突然就来了精神:“那可多了去了!库房积压的那些礼品,全都能拿来用!”
这下轮到张华迷糊了:“礼品?什么礼品?”
郭宁得意的一笑:“不知道了吧?库房专门有一个货架,上面摆的都是礼品。那些来参观的、来检查的领导什么的,你总不能让人家空手回去吧?有些东西买的多了,就放下了。时间长了,又得买新的,旧的越放越旧。村里人总不嫌旧吧?就是,应该先给咱俩拿两个热水壶的,连口热水都没有,过两天成人渣了。”
张华:“你这是个好主意,一会儿我和郑总打个电话,问问看行不行。然后安排个人去找你们于科长把东西领出来。”
郭宁:“于科长?哪个于科长?”
张华:“我操!你就啥也不知道?怎么混的?于大春去你们那当科长了,昨天刚任命的,都下了红头文件了。”
郭宁:“谁当科长和我有什么关系,能给我涨工资还是能给我升官?切!这个于大春人咋样呗?”
张华少见的嗤之以鼻,这样的态度让郭宁感到不妙,直接想到了王小明:“那就是个耍嘴的!”
两人绕着村子走了一圈,却发现村里的路上除了偶尔有几个妇女抱着孩子晒太阳,或者几个老头三两集结,靠在一起看着路过的行人,再也找不出什么吸引自己的东西。
突然郭宁说了一句:“走吧哥,买个饮料喝。”
二人才惊觉,这一路,连个小卖铺都没有看到。
向一位晒太阳的大妈打听,才找到唯一的一家小卖铺,居然就是村长家。偏屋的临街的一扇窗户上用油漆写了四个字:烟酒,副食。
不知道卖东西的女人是村长什么人,二人看了一圈,居然都是些过期的食品。挣扎二三,郭宁买了两瓶纯净水。喝了一口,又发觉味道不对,总觉得是自来水灌的。定睛一看,才发现,原来自己买的不是“娃哈哈”,而是“哇哈哈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