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归义大唐> 章节目录> 第一百零二章 全盘规划

选择阅读主题:

第一百零二章 全盘规划

作者:昭阳大渊献 | 发布时间 | 2017-11-22 | 字数:3217

河西镇新任节度使李弘益,召集了辖下四州各世家及大小商人等,共同商讨决定,由官府牵头,组建河西商会以及河西联合钱庄,对河西镇的商贸行业进行一次统筹规划。

凉州地理位置极佳,处于丝绸之路东西方道路的中间,是极其重要的货物集散地,往来商旅众多。

李弘益和手下诸人有心搞土地改革,而唐末随着均田制的瓦解,土地大多掌握在了世家地主手中。要想从这些人手里分食,就得另给他们端一盘蛋糕来。

毕竟,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巧取豪夺、强行买卖之辈,古人尤重名声,有钱的地主、商人们也乐意修路搭桥,为百姓做些好事,也为自己博取好的名声。而且就李弘益所知,有些发家时间不长的地主,家中有数百亩田地,依旧每日跟着雇农扛着锄头下地干活。

所以对于这些人不能用“打土豪,分浮财”那一套,如何将这些人从有钱就买地的传统思维转变过来,就是李弘益最主要的任务了。孔孟之说以为君子不言利,结果就导致传统中国社会的“士农工商”四大阶层,商人排在最后,而且饱受歧视。

借着平息叛乱的威风,李弘益召集了各世家商人,这些人心怀恐惧,只当是这位年轻的节度使要狠狠地搜刮他们一回,捏着鼻子准备就这么答应了。

哪知李弘益和李珽态度和蔼,并无半分凶恶之相,叫这些来的世家代表和商人等有些受宠若惊了!

河西镇四州,总共统计出农田六百多万亩,牧场、草场二百余万亩,总人口一百二十余万,户近三十万。按照李弘益的要求,这一次的人口统计,是将男女老幼通通计算在内的,大唐的一贯方法,是只统计男丁,而且牧民是不包括在内的。

如此算下来,一户能够分三十亩地,要知道还有大片的荒废农田未被完全统计出来呢。只是其中近半落入了世家手中,这个数字比例颇有些教人触目惊心。

李弘益想均田,就得从世家手里把这些农田牧场抠出来一大块,而且得把卖了田地卖身为契的各家雇农也解放出来,他想出来的办法就是与世家商人们做一笔大生意。

四州有官办、私营矿场大小近百处,私营的大多是小矿点。李弘益决议,组建河西商会,就是要将矿场与附属的冶炼、将作铺子与这些世家公私合办。

他首先介绍了河西节度使衙的规划,在道路方面,要将凉州姑臧至兰州狄道、河州枹罕至兰州金城、会州会宁至金城、姑臧至会州乌兰的四条官道重新修缮一番。

修路自然是用李弘益的法子,需要大量的水泥混凝土,而凉州矿产丰富,有储量巨大的石灰、石膏,由此组建建筑队伍,修完了道路,还有辅路和其他基础建设,比如引水渠、堤堰、蓄水池等。各州刺史等回报,需要修引水渠长短四十余条,堤堰三十多座,蓄水池三百余处。

听完李弘益的介绍,世家代表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。李弘益又请了肃州商会的代表做了一番介绍,他当初与肃州世家合建了肃州商会,如今虽然离去,却教肃州刺史谢重节都接了手。

水泥和混凝土的成本并不高,关键在于人力和畜力。不过李弘益攻克四州,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平叛,俘虏的温末、吐蕃就有两万多人,这些人可都是免费的劳力,凉州畜牧业本身就很发达,不缺牛马,如此一算,还是很有赚头的。

李弘益缺钱,他是想以技术入股,同时还准备向来往的商队征收道路维护费,当然税不可能征得很高,但这是一笔细水长流的收入啊!

听到李弘益将未来十年的道路维护费的其中一半分摊出来,众世家代表纷纷表示,若是能够二十年就更好啦!李弘益心里冷笑,二十年后只怕天下藩镇割据就要被自己收拾了,天下一统,哪里有这等好事给他们?

于是他坚持只有十年,而且是半年一结算,众人争了几句,看李弘益的脸色渐渐不耐,顿时不敢再多说什么了。

四州之内,山地众多,李弘益又将荒山拿了出来,鼓励众人包下,种植林柰(也就是中国原生的苹果)、沙果、海棠、梨、杏、柿子、葡萄等水果,若制成果酒贩卖,也是一大笔收入。

他这番话终于引起了世家代表和商人的兴趣,中国人自古好酒,只是古代酿酒行业不及后世,蒸馏技术达不到,是以唐人喝得最多的便是果酒,尤其是传自西域的葡萄酒。

像诗仙李白那样“会须一饮三百杯”,可不是他酒量好,而是这个时代的酿酒度数不高,更像是现代的黄酒。

并非这些世家想不到承包荒山种植林场酿造果酒,而是因为大唐安史之乱后,国家财政匮乏,于是将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酒类专卖制度、隋朝完全开放的“榷酒酤”重新实施,对于民间酿酒管理得很是严格。

如今大唐朝廷的影响力大不如前,李弘益作为河西节度使,他如果开了口,那么酒榷的事就好办了!众人眼巴巴地看着李弘益,都暗自盘算着。

李弘益却不慌不忙,继续给众人介绍,又说可以利用荒地,开办鸡、鸭、鹅、猪、水产等养殖场。有个世家代表站了起来,苦着脸说:“使君,猪肉是贱肉,便是贫贱百姓都不吃的,养来作甚?再说咱们凉州缺水,却如何养殖水产鱼类?”

李弘益大笑,关于猪肉,他可是打了很久的主意,最后了解到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,唐朝还未发明阉割法,猪肉的味道极骚,再加上此时的烹饪手段,不论是煮还是炖、或是烤,那股味道都是消除不掉的。

而且孔子曾说过““君子不食溷豚”,盖因自他那个时代起,古人便将家宅的厕所和猪圈放在一起,猪每日里在人的粪便和自己的屎尿里打滚,肮脏不堪,实在不是古人吃肉的首选。

实际上中国直到宋朝苏轼发明了东坡肉,猪肉才渐渐进入了中国人的食谱。李弘益笑着说:“我有一法,可以消去猪肉的味道,而且养出来的猪脾性懒散温顺,长得膘肥。”

众人的眼睛都直了,李弘益却话音一转,说:“咱们河西镇四州临着黄河,又有洮水、乌逆水、离水等数条河流,虽然天气干而少雨,若修建了引水渠,不但能够灌溉农田,也可以引来活水养鱼。我先前说了,节度使衙欲在各地低洼处修建蓄水池,也是可以用来养殖水产的!”

他顿了一顿,说:“鸡鸭猪等,最怕瘟疫,节度使衙已经在各地召集医生,又派人前往长安、关东,聘请医生大夫等,到时候自会定下规矩,大家可以不必担心!”

李弘益的一番话,实际是给众人指出赚钱的门路,就看他们如何选择了。众人的心思顿时活络了起来,按照李使君的意思,矿场、营造、修路建设、畜牧家禽家畜养殖、林业、酿酒等,都是赚钱的行当。

实际上很多世家已经参与到其中的数个行业中去了,只是没有形成规模化。李弘益不厌其烦,对众人说:“尔等家中守着千顷万亩田地,一年产出,都要靠老天爷赏脸,若是换个思路,参与到其他行当中来,可是有大把的银钱等着去赚呢!”

他看众人都有些意动,乘热打铁地说:“百姓分了田地,咱们大唐的赋税一向极低,叫农人们也有了富裕钱。若得了闲钱,可以买布买肉买酒,或者翻新一下房屋,换几把新的锄头镰刀,打一柄上好的铁犁,这些生意,还不都是咱们操持,最后还是叫咱们得利,百姓也有了好处么?”

他随意地指了一个胖乎乎的商人,说:“某再举个例子,比如这位掌柜,你若承包了二十顷的荒山,都种了果树,是不是要雇佣工人看管?施肥、除草、摘收,怕是要请百十人来帮忙。你若是再开个果酒作坊,发卖出去,自己得利,也叫雇佣的工人得了工钱。大家都赚了钱,自然会是要花出去的,这就有了更多的买卖和钱财流通。就是所谓的‘共赢’!”

他说得浅显明白,其实道理商人们都知晓,毕竟经商者有几个是抱着赚一笔就走的心思?不都是希望自己的买卖能够长久吗?只是若要生意长久,必须得叫百姓都有足够的购买能力。

李弘益的打算,就是通过官府牵头组织,形成各个行业的产业化、集成化,通过对农业的再加工,提高产品的价值。毕竟在大唐这个时代,脱离了时代基础,去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,实在是空中楼阁一般。

他说的口干舌燥,总算是说动了众人。李珽在一旁帮腔,只觉得自家这位节度使实在不像个当官的,哪有君子满口言利?不过一想到这都是为百姓为民的好事,他也不能再说其他的了。

最后李弘益总算是从这些世家手里抠出来了近二百万亩农田牧场,又主持分工,将各个行业分配下去,不叫世家商人们都赶着挤在一处,免得自己先起了争执。

送走了世家代表和商人们,李弘益毫无形象地瘫坐在席上,哀叹地说:“三天啊,公度兄,只怕我前半辈子一半的话都在这三天说完了!”

李珽深深地朝李弘益鞠躬,郑重地说:“使君之口舌,乃是为了四州的百姓,某厚颜,勉强作个代表,感谢使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