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> 冥执事理,勉为其难> 章节目录> 第十一章:高烧不退(上)
第十一章:高烧不退(上)
“扣扣扣” 祁渊冥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的,睁开眼看到了睡得正熟的苏勉,心中一阵满足。
这才不情不愿地起身,将身上的被子全数盖在了苏勉身上。 祁渊冥怕打扰了苏勉的美梦,一下沙发,立即赶去开门。
“谁啊?” 祁渊冥语气间有些许不耐烦,许是被扰了清梦心中不爽,亦或是起床气犯了。昨天在沙发上睡了一晚,一起来有些蒙的感觉。
刚刚从沙发上起来的祁渊冥,来不急穿鞋,就这样赤裸着脚,走着来开门,感受到地板的冰凉, 祁渊冥才清醒了些 。祁渊冥擦了擦模糊的双目,看向来人。
“你怎么来了?”祁渊冥惊讶地看着门外的人,眸中没有情绪。
递给对面人一张银行卡后,祁渊冥连看都没有再看对方一眼,小声说道,“你拿着钥匙去那里,柜子里有银行卡,密码是交易暗号,拿到后,剩下一个月你自己搞定。最好别来找我。”
祁渊冥说完就关了门,也不管没外的人听到了没有就以极快的速度关上了门,不再理会门外的人。听着门外笑声不止, 祁渊冥并不想管那个疯子,悠悠走回沙发,躺了回去,面上又恢复了慵懒模样,看了看表,心里感到不妙。
现在,可不早了。
看完时间的祁渊冥脸上有些黑。都已经到中午了,刚好是12点。转头看了看苏勉,这昨天是什么时候睡的啊,还睡着呢?有那么累吗?自己昨天睡得比他晚多了。
祁渊冥又像昨天一样继续盯着苏勉。清秀的面庞显现着少年的稚嫩,漂亮的丹凤眼勾勒着迷人的情愫,微俏地睫毛又在无形之间勾着祁渊冥的兴趣。可想想刚才在手机上看到的数字, 祁渊冥不得不转身走向旁边的办公室。
这间办公室是祁渊冥平常放衣物,和洗漱用的。祁渊冥有些时候就在公司睡,所以这些东西准备得很齐全。
正欲洗漱,看着镜子中自己熟悉又陌生的脸。瞬间就明白了一切,明白为什么刚才的人在门外笑得那么的肆意,明白了为什么苏勉睡得那么死。
昨天晚上
夜静悄悄地,窗外寒气四溢,显露出只属于冬天的寒意,冷气逼人。雨点无情的打在地面上,敲击出好听的音乐 。
苏勉突然醒了过来。一睁眼就看到祁渊冥放大的脸,近在眼前。现在的祁渊冥不似刚才那般无赖,现在的祁渊冥跟自己刚才在门外偷看的样子无二,门外的月光微微照在祁渊冥的脸上,皎白的月光给祁渊冥的脸庞镶上了一层温和的光圈,这样的祁渊冥,让苏勉看得愣了神。
苏勉又甩了甩脑袋,脑中闪过之前祁渊冥那耍无赖的模样,今天要不是祁渊冥,自己也不会躺在这里。差点被这温和的外表给骗了。想着转过头又继续看着祁渊冥,突然眼中闪过一丝狡洁,就好似狐狸看到了鸡,狼看到了羊。想起身,却发现自己的身子被祁渊冥抱住了。又是那种动不了的感觉,该死!
正生着闷气,一瞥眼,看到了沙发旁的笔。
嘿嘿嘿,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功夫啊。 苏勉迅速的拿过一旁的马克笔,兴冲冲的打开笔盖,拿着笔在祁渊冥脸上忙活着,左一笔啊,右一笔;眼睛上,再来一笔,再加个胡子,眉毛什么的,一字比较适合他嘛,
一番忙活后, 苏勉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杰作,随即又心满意足的躺了下去,将祁渊冥的手移开,盖好了被子便眯眼睡去。
祁渊冥有些无奈的看着脸上的涂鸦,打开水龙头便开始大力洗了起来。
一番洗漱, 祁渊冥感到清爽了许多,不再迷糊不清了。
“喂,起来了。再睡我就把你拖下来了。” 祁渊冥看着沙发上的苏勉喊道。
可无奈沙发上的人一点反应也没有。祁渊冥想起上次苏勉睡觉的情景,准备故计重施,可转念一想,这是沙发,又不是桌子。
祁渊冥想了想,反正苏勉是他秘书,他不让苏勉做事, 苏勉能有什么事要做。随即帮苏勉掖好被子,就下去买早餐去了。
顾怡看着躺在床上发着高烧的苏梓勤,心里焦急得不行,急得快哭了。
顾怡忍不住焦急的哭着对苏梓勤说道:“你个傻孩子,你怎么这么傻啊,昨天晚上你怎么在楼下站了一晚,淋了一晚上的雨,发烧了吧。再这么傻,以后离开妈妈可怎么办啊。”
“你个傻孩子。” 顾怡哭着抱着苏梓勤。
“为什么要淋雨啊!一晚上,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你吗?” 顾怡看起来非常伤心。
“行了行了,别哭得像哭丧一样。”苏老爷子悠悠从楼上下来。
“昨天刚答应我的事,现在就在床上躺着,你就是这样对待我对你的期望的?这可不像我苏家人的作风啊。梓勤,你可不要忘了你答应我的事啊。”苏老爷子语重心长的说道。
只是熟睡中的苏梓勤并没有听到。淋了一晚上的大雨,又加上昨天晚上熬夜一晚没睡,导致现在高烧不退,病倒在床。
“行了,行了,儿子都发烧了,现在是说这些的时候吗?” 顾怡哭着嗔怪道,抚了抚苏梓勤的额,似是这样能让他好过一点。
苏梓勤眉头皱起,躺在床上,很难受的样子,头上冰袋子压着。
苏国海什么也没说,又抬头看了看儿子,缓慢的走上了楼。
“小光啊,梓勤这孩子发烧病了,今天公司的事,就麻烦你了。” 苏国海拿起手机对手机另一端的人说道。
“好,好好,苏总您放心,我一定做好。”手机那端传来中年男人朴实厚重的声音。
苏国海: “喂,西德鲁斯基医生吗?我家犬子发烧了,高烧40度,没有退的迹象,麻烦你来一趟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