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章 侠士谷吉
初元四年八月下旬,暑气渐消。大汉天子刘奭从甘泉宫返回长安。在上林苑昆明池大宴群臣。
年轻的大汉天子刘奭站在一条宽大的游船的船首上,双手扶着栏杆,兴致勃勃观看湖岸上的景色。忽然,岸边一片树林吸引了他的目光。只见碧的绿树丛中,挂在枝头上的累累果实犹如一个个小灯笼,红彤彤煞是喜人。刘奭问身边的中书令石显:“石显啊,你看池岸边那一片树林,结的果实红彤彤的!真是碧绿丛中万点红啊!你知道这个树叫什么名字吗?”
石显随着刘奭的手指方向看去,自己回答不上来。他说:“陛下,石显才疏学浅,不识此树!博士匡衡博学多才,陛下可以请他回答。”
刘奭扭头寻找匡衡。
匡衡听见石显指名道姓点到自己,赶紧上前,问:“请陛下示下!”
刘奭手指岸边树林,说:“石显说你认识岸边的树木,你看看那片树林叫啥名字啊?”
匡衡嘴里回答说:“容老夫看看!”一边定睛观察了一番。他其实一眼就认出了此树的名字,仍故意捋着胡须想了想,然后慢条斯理地回答说:“陛下,此树应该叫石榴树。此树非我中原所有,出自西域。据传,石榴树种子为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。石榴果实多籽,味甜略酸,十分可口。”
刘奭微微点头,说:“寡人去年还曾吃过,博士不提,我还差点忘了!现在的石榴熟了吗?”
匡衡的一番话勾起了刘奭对石榴的胃口。还没等他发话,石显就吩咐身边的太监道:“快去,上岸把那些石榴摘些来,给陛下尝尝鲜!”
很快,一盘颜色鲜艳,籽粒饱满的石榴端到了刘奭的面前,一个宫女很仔细地将石榴剥好。刘奭拈了一粒,放在嘴里嚼了两口,勉强点头说:“嗯,味道还不错!”
石显在边上说:“陛下,这片石榴树,还得十几天才熟透哩!到时候,这些果实啊,都归大长秋管理,肯定都得送到皇宫来!”
刘奭又问匡衡:“博士,你说这些石榴都产于西域?”
匡衡道:“不仅石榴,还有胡桃,胡瓜,胡豆,葡萄等等,好多东西都是从西域传来的!”
刘奭若有所思地说:“看来,这个西域对我大汉,还是很有益处的地方啊!”
谏议大夫贡禹听了,赶紧附和道:“陛下所言极是!西域不仅传给中原很多树种作物,还有玉石、汗血宝马、香料、音乐歌舞等,好东西还有好多哩!”
刘奭肯定地点头说:“嗯,西域的音乐歌舞的确很有特色!”刘奭当太子时,就精心钻研音律之学。他不仅能谱曲作词,吹拉弹唱的乐器无一不会不精,尤其是传自西域的琵琶,深得刘奭喜爱。
石显接上刘奭的话,说道:“陛下的音乐造诣无人能敌,四方仰望,天下第一呀!”
匡衡是汉朝有名的儒学耆老。刘奭继位后,多次下诏要求推广儒家治国理念,但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走样。主张推广儒学最卖力的太子太傅萧望之因得罪宦官石显和弘恭,今年初被逼自杀。匡衡选择明哲保身,所以还能活到现在。但在他心里,总想为儒学摇旗呐喊,做点什么。他抓住这个时机,假意附和石显的话说:“陛下岂止音律歌赋了得,儒学中的经史子集无一不通。微臣年老愚钝,还望陛下多多指教为是!”
另一个大儒贡禹也连连点头说:“陛下儒学功底岂是我辈所能企及的!陛下心怀天下,雄才韬略,倡导儒家治国大策。我辈先师孔圣人可以安笑九泉了!”
刘奭被三个大臣轮番恭维,心情大好。刚才,他听到贡禹提到了汗血宝马,忽有所感。于是刘奭问石显道:“石显,我们上林苑还有多少大宛进贡的汗血宝马呀?”
石显汇报说:“应该不足十匹!”
刘奭听了怫然变色道:“岂有此理!情何以堪!朕之先祖武帝时,大宛一次进献宝马良驹就在两百匹以上,怎么到了朕的手上,就剩区区不足十匹!你们做臣子的,难道要让朕愧对列祖列宗吗?”
石显吓得赶紧跪在船板上,磕头如捣蒜。其他臣子见石显跪下,也跟着跪在石显身后。
石显一边磕头,一边颤抖着声音启奏道:“陛下息怒。是微臣考虑不周!微臣立即安排使节出使大宛,年内一定充实上林苑汗血宝马数量!”
刘奭转怒为喜,说:“都起来把!中书令你就费心安排吧!西域路途遥远,多有不便,安排的使节不可轻慢了,上点心!”
石显赶紧答应。
有了刘奭的旨意,石显立即紧锣密鼓地安排出使西域的人选。
出使西域虽然路途艰辛,充满了难以预料的风险,但在那个崇尚英雄的时代,西域犹如一块磁场强烈的吸铁石,不断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冒险家前往。其实,在普通人的眼里,离家三尺远都会有风险。他们的理论就是“在家千日好,出门一时难”。而在英雄好汉的眼里,哪里有艰险,哪里就是乐途!他们充满了无限的精力,渴望在冒险的过程中挥洒。
谷吉就是一个随时准备用自己的生命去博取功名的人!
谷吉还在私塾读书时,先生问起只有十岁的谷吉:“谷吉,你长大后的志向是什么呀?”
谷吉扬起小脸说:“杀人!”
谷吉话音刚落,教室里立即叽叽喳喳。同学们都看着谷吉,开始议论。
先生大惊:“杀人?你和谁有深仇大恨?小小年纪就心怀杀戮之心?!”
谷吉说:“谷吉谁也不恨呀!”
先生又问:“那你是何意?说给我们大家听听吧!”
谷吉挺起自己的小胸脯,铿锵有力地说:“杀一人者死,杀万人者侯!我长大了,就要苦练杀人的本领,为天子多多杀人,让天子封侯!”
先生是个年老的儒生。他讲了一通仁义道德,还是没有办法说服谷吉。他也就懒得再管谷吉的思想,权当是小孩子一时的胡思乱想。
及至成年,谷吉为了心中建功立业的梦想,只身一人从山东前往长安寻觅机会。年轻的谷吉满怀希望,首先到中书令石显的府上拜见了石显。谷吉的祖父谷雨生曾与石显的父亲一起在长安共过事。因为两人都来自山东济南府,所以关系走得比较近。后来,石显父亲因言获罪被杀,祸及家人,小小的石显被判了腐刑,进宫做了太监。靠着自己的灵活机智,石显很快就爬上了高官厚禄的位置。刘奭宠臣中书令弘恭死后,石显接替弘恭做了中书令。
石显看了谷吉呈递的祖父写给石显的信,依稀记得和谷家有这么一段交情。只是现在谷家在山东家道衰落。石谷两家久无往来。石显见谷吉空手而来,又是第一次谋面,对谷吉只是淡淡地说:“既是老家来的,就先住下吧!”
谷吉住在石显府上已经半年了,还没有被石显向朝廷举荐。谷吉心里有些焦急。他曾给石显写信,要求出使西域。石显只是叫人给他传话说:西域苦寒,艰险无比。年轻人不可冲动草率。如想报效朝廷,请稍安勿躁。
谷吉无奈。
好在石显家大业大,对寄居在府上的很多门客都不吝啬。除了吃饭不愁,谷吉时不时还能领到几文零花钱。谷吉有侠义之气。喜欢结交各类朋友。他在长安很快就结识了一大帮朋友,天天在长安城中的茶楼酒肆中出入。
这一日,谷吉和一班官宦子弟正在一家酒楼的二楼雅间饮酒。酒至半酣,有贼人冒充店小二进到雅间,将其中一个客人的钱袋揣在怀中。真正的店小二进来上菜,正碰到贼人溜出雅间。贼人神色慌张。店小二进到雅间,提醒大家:“各位客官老爷,请你们检查随身物品,有没有丢失?”
谷吉身边的客人失声喊道:“我的钱袋,钱袋不见了!”
店小二说:“一定是刚才进来的贼人偷了!”他赶紧推开窗户查看,见小偷刚好溜出酒店大门,正向一条小巷飞奔而去。店小二大喊:“抓小偷,抓小偷!”
谷吉反应迅速,他在窗口看见了小偷的身影,立刻提剑从二楼窗口跃身而下,朝着小偷离开的方向追去。
谷吉从小就有习武的习惯。在跟随先生学习儒家学说之余,他还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骑马射箭、舞刀弄枪的本事。每年的秋冬季节,在平川山岗,经常都能见到谷吉和父亲狩猎的身影。
谷吉紧追小偷不放。小偷仗着自己熟悉长安城中的地形,在小巷中左冲右突。但谷吉凭借自己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年龄优势,一直紧随小偷身后。最终,谷吉将小偷堵在一条死胡同中。小偷是长安城里的一个惯偷,年纪在三十多岁,不算太高,却十分结实。他回转身,发现谷吉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心里就有些轻蔑之意。他从腰间抽出一柄青铜短剑,对谷吉威胁道:“小屁孩,大爷今天心情不错,不想要你的小命!你要是识相,赶紧闪开!免得脏了大爷手中的剑!”
谷吉也是凭着一时的血气之勇,本想着将小偷手到擒来。他没料到此贼居然身怀利刃,当时心中就有了几丝怯意。
小偷看穿了谷吉的内心,进一步威胁道:“快闪开,大爷手中的剑可不是吃素的!”
谷吉壮着胆子回应道:“你以为我怕你吗?我的剑也不是吃素的!有种你就过来!看我怎么收拾你!”
小偷听了,怪笑几声,举着短剑朝谷吉冲了过来。
谷吉勇敢地挥剑迎了上去。还没三个回合,谷吉就一剑刺入小偷左肋下,正中小偷心脏。小偷当即吐血而亡。谷吉的朋友随后赶到。只见谷吉脸上和胸前鲜血淋漓,地上躺着一具死尸。死尸身上插着谷吉的一柄长剑,尸体旁一把短剑丢在地上。谷吉模样呆傻,茫然不知所措。朋友们围着谷吉,连连相问:“谷吉,你怎么啦?你受伤了吗?”
大家一边问一边在他身上摩挲检查。谷吉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受伤。大家检查了一阵,没发现谷吉身上有伤口。谷吉却哇地一声,蹲在地上呕吐起来。呕吐完毕,他双手捂脸,哀叹道:“完了!我杀人了!”
第一次杀人,让谷吉心里说不出的别扭和难受。
有人认得死者,说道:“这不是上街老三吗?”
老三姓李,在家排行老三。他家是仁义坊上街巷的老住户。仗着自己兄弟多,家族大,老三从小就在上街吃拿卡要偷摸拐骗,坏事做尽。
大家安慰道:“怕啥!你这是为民除害!这个坏东西早就该死了!”
大家正议论着,西城门校尉董彪得到报案信息,领人将谷吉等人带回衙门审问。
有和谷吉相熟的门人赶紧将谷吉杀人的消息报知石显。石显问明情况,派人拿自己的名刺到西城门校尉公署将谷吉救出。石显对谷吉身上的血性十分欣赏。不久把谷吉向汉元帝刘奭举荐,被委任为宫门守卫,在禁卫军中任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