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浮生略记> 章节目录> 军队与征兵

选择阅读主题:

军队与征兵

作者:河杨 | 发布时间 | 2021-03-04 | 字数:2809

军队与征兵

在原始社会里,人们为了生存,主要的“斗争”,则是与自然界周旋,因此有着“女娲补天”、“夸父逐日”的故事,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人与人的战争,也就没有当兵之说。自从轩辕做了部落首领,要将附近的部落统一在一起时,才有了规模战争。最初有传说的战争是“黄帝战蚩尤”的阪泉之战,已经是相当残酷,居然造成了“血流漂杵”的惨况。自此,军队就算形成了。

兵员组成的军队称作部队,责任是保护掌权者。没有部队,掌权者将无法行驶至高无上的权力;没有部队,社会上便是强权林立,相互掠夺,人类则无法安宁。因此部队居然成了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我们中国,无论古代,现代,都是这样。统治者为了维持正常秩序,总是千方百计保证有充足的兵源。为了兵源,当局有时候竟采取强硬的办法,向老百姓硬行摊派,凡是轮到了的,必须得去履行义务。因此,古代出现了“花木兰为父去从军”女扮男装的事。民国时期,长时间里更是推行着“抓壮丁”的强硬手段,酿成了许多悲惨事件。

由于一些部队以人多势众和武器在手为优势,常常为所欲为,鱼肉百姓,在社会上形成了“兵匪一家”的情形,给人们造成了兵匪难分的概念。因此,人们对当兵没有好的印象,社会上产生了“好人不当兵,好铁不打钉”的民谚。而且,历史上凡是被抓、被派去当兵的,都是纯粹的义务,没有任何报酬,如果死在了部队,也是白白的丢掉了性命,甚至连个消息都不给家属。于是,人们被抓、或者被派去当兵,就像是遭遇了洪水猛兽,感觉是巨大的灾难。

中国共产党建军以后,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,对兵役制度进行了人性化的设置。去服役当兵的人,马上给予优待,家庭政治地位随之提高;退役后,政治上给予本人格外的青睐,万一做了烈士,更给予亲属长期抚恤。这样,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兵的境遇。渐渐的,人们视“被征兵如遭灾难”的观点,成了陈旧过时的产物,在农村,还形成了年轻人踊跃当兵的盛景。

不过,陈旧的观念在固有经历的老一代人心目中,是无论如何不能很快消退的。然而,年轻人却很快接受了新的征兵模式。因此,在解放后十多年的时间里,常常出现儿子要当兵,娘老子竭尽全力反对的情况。每当征兵的时候,总会出现被称为“拖年轻人后腿”的老一辈人。

自从“农业、非农业人口”分出界限以后,农村年轻人的出路,仅仅剩下了当兵和读书。而读书又被人为设置的“高门槛”所阻挡,不是非常优秀的“天才”几乎没有“跳出农门”的机会。这样,便只剩下了当兵才能“跳出农门”的唯一的一条路。因此,年轻人凡是想有点出息,都想趁着征兵的机会去当兵。在当兵中,为了实现自己“当兵是寻找出路”的初衷,都格外尽职尽力,吃苦耐劳,争取好的成绩,以实现从普通农民跃升为非农业行列的理想。事实上,这样成功的人也多。于是,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前途,当兵成了他们强烈的向往。

家庭的主权由家长过度到各人当各人的家,是有历史过程的。“大跃进”运动之前,没有家长的同意,子弟想当兵便不可能。有一个年轻人,自主报名去当兵,体检、政审都通过了,可是,他的父母硬是吵着不让去。加上要当兵的年轻人不少,政府就将他“刷”了下来。自此,这个小青年便郁闷不爽,进而成为神经抑郁症,三年后成了智障者。一个炎热的夏天,他从家里出走后没有归来,经过多方寻找,竟没有音讯。这个小青年,就这样从人间“蒸发”了。当年,儿子要当兵,父母不答应的情况很多。那个时期,人们都是在政治统帅下生活,对活跃于政界上的人物都刮目相看。一些被父母“拖后腿”没有当成兵的人,几年后,看到与自己同时报名当兵的人退伍后,政治上很火红,有的还当上了掌握行政大权的干部,心态总是不能平衡。

随着年日的流逝,老年人被逐渐更替。在现实面前,人们对当兵的观念也彻底改变了,基本上没有人再反对当兵。于是,每当征兵之时,凡是适龄人,都踊跃报名。只要体检、政审过关,便没有“拖后腿”的情况了。

尽管这样,当局每逢征兵的时候,总还要进行大规模的动员。其动员的方式,更是用上了一切能够使用的宣传手段,年轻人当兵,成了名正言顺的时髦选择。

当年,为了掀起征兵热潮,当局宣传的方法之一,就是进行群众性的文艺活动。一些应时鼓动当兵的歌曲,唱得青年人热血沸腾。其中有一首“欢乐的晚会上”歌曲,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。这首歌词唱道:

“欢乐的晚会上,拉起了手风琴,同志们手挽手,激动了我的心。想起了一件事,真是乐死人。你要问那,你要问那什么事?嗨!真是乐死人,真是乐死人!

“想起了三年前,我报名去参军,走到了区政府,就说我不行。说我的年纪小,还不到成年人。我好说歹说不中用,不中用!嗨,真是急死人,真是急死人!

“去年一开春,我报名去参军。心想有把握,上级能批准。身体一过磅,正好缺一斤。我好说歹说不中用,不中用,嗨!真是急死人,真是急死人!

“参加了解放军,穿上了新军装,同志们手挽手,激动了我的心!嗨嗨,真是乐死人,真是乐死人!”

这是一首欢乐明快的小曲,当年流行的程度,真的是家喻户晓,年轻人个个会唱。在那文娱匮乏的年代,对年轻人当兵,起到了强烈的鼓动作用。加上年轻人是为了前途去当兵,自然得到了家庭的支持,成了他们崇高的行为。

年轻人被定下为应征新兵后,入伍时被锣鼓喧天地欢送,入伍后,家庭马上便是光荣军属,政治上受到尊重,经济上得到优抚。许多人只是这样的一次举动,便改变了一生的命运。因此,当事人对待当上兵比考上大学还高兴。

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农村年轻人当兵虽然仍然是最好的出路,可是能够当上兵已经不容易了。因此,普遍用上了千方百计要当上兵的办法。这样,形成了当兵先得开后门的情况。

首先,从报名开始,就竭力与基层干部拉好关系。政审时,虽然很严格,却也能找到好的通融方式。进行体检时,与医院的医务人员沟通。连部队来接兵的人,也要与之打通关节。因此,出现了严重走后门的兵员,一些已经入伍,穿上了军装,却又被退了回来,便是佐证。

新的世纪里,征兵又提高了一个层次。主要兵员是从在校学生中征集。这是部队为了实现现代化战争的需要,必须征集高学历兵员的举措。

军队是人类社会的负担;可是人类社会却是个不平和的群体,因此必须要有军队才可以维护整体的和平。为了军队保持永久的活力,必须要经常性的征兵。从古至今,这是无法避免的大事。征兵方式决定着军队的质量,也是决定政权稳固与否的因素。历史上那些用强权势力所征集的兵员,即使是“兵多将广”,绝大部分都是“心不在焉”的奴隶,要想战胜敌人,只能是自欺欺人的幻想。

征兵的方式,影响着社会情绪。广大人们形成的社会,像是汪洋大海,政权虽然有军队保护,也只是这个大海中的一艘航船。无论这艘航船多么庞大,驾驭的能力多么高超,它的命运也都由大海决定。如果大海风平浪静,航船就会很方便地驶向目的地;如果大海掀起了狂涛巨浪,大船就有可能覆没。这便是人们常说的“水可以载舟,也可以覆舟”的道理。

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中国政权,在长期的岁月里,虽然有着许多波浪与坎坷,却总是稳固和加强,是与征兵人性化的举措分不开的。

河杨 说:

军队是从哪里来的?人民之中。只有军队与人民联系在一起,才是强大的力量。把军队用作保护人民还是镇压人民,是决定这个军队成败的根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