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三农今昔> 章节目录> 第二十则 “省草”屋(2)

选择阅读主题:

第二十则 “省草”屋(2)

作者:河杨 | 发布时间 | 2021-07-08 | 字数:1171

第二十则 “省草”屋(2)

随着社会的进步,农业技术的提高,生产队的生产也在发展。个人加上“各种习惯性的收入”,即家中饲养的畜禽以及禽蛋的出售,生活中千方百计的节省——只要有一分钱,都积攒起来。即使再紧张,已经积攒的钱,只当是没有,绝不会动用。积少成多,如果不出偏差,便能够积余一些,都用在改造住房上。然而,做这样的房子,至少要得一千多元。因此,一般人家,做了房子后,不仅“油罐、盐罐都荡得精光”,还借得一屁股的债务。

为了要使房子盖上平瓦,积攒资金只是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筹备建材。这样的房子,虽然是叫做“省草”屋,却也是瓦房了。与盖草屋相比,对建造材料的要求,比盖草高得多。盖草的房子,毛竹完全可以做桁条,圆竹可以做椽篙;因为建筑盖平瓦的房子,连接之处用不着草绳,都用元钉,而竹子是不耐元钉的,必须用树干才能做桁条,用树棍子才可以做椽子。不过,比盖小瓦还是简陋得多。盖小瓦,桁条、椽子必须规范结实;而盖平瓦只要是树做的桁条,能够受钉,椽子只要铺得平了,能够受得住平瓦的重量就可以了。

这样的建房木材被国家严格控制着,竹木站根本不给供应,圩区居民没有树木可供建房,而要建这样的房子,只好自己筹集。公社竹木站还以保护山林为由,禁止人们去山区购买。因此,人们建省草屋的建材成了最头痛的困难事。

也有的人家建房,得到了大队分配的计划,而竹木站所供应的树材都不是建平瓦房的材料。人们买了它,充其量只能做门或者窗子上的“过头”(架在门或窗上,上面再砌墙)。

好在东圩这里离山区不远,与山区有着许多人脉关系。山区的人为了经济来源,有意识地将建房用的规格树木私下留着,不送给竹木站,而以“黑市”价格偷着卖给圩区。树木的价格按重量计算,竹木站供应的,每百斤三元之谱,而黑市都在十元以上。

购买黑市树木是“犯法”行为,只要让竹木站或者公社干部知道了,出售的地方要受到法律制裁,买树的人所买的树木,要被全部没收。好在这是在“民间”进行的事,“瞒上不瞒下”,很少被他们发现。

买树木的人,先得寻找与山区有良好关系的人,与卖方联系好,定下“同盟共守”的口头协议:万一在运输途中被抓,别说在他这里买的。并且,说明要买多少,买什么样的树木。卖方便根据买方要求,将树木砍伐后整理成买方所需要的规格,存放在隐蔽的地方。买方付钱后,总是寻个月黑风高、或者下雨的夜里,专门拣僻静没有行人的小路往家里运来。

树木运回家后,马上都被放进池塘里浸泡好,免得使之暴露。这样,还能使树木的质量有所提高。好在除掉竹木站的人和公社主要干部以外,一般人都“视而不见”。所以,只要有钱,想买树木,还都能买了回来。只是每买一次,都要担惊受怕一次,本村的伙伴们都要为之吃辛受苦一次——因为,这实在是老虎头上擦痒的勾当,走投无路的作为啊!

省草屋在农村有着不短的历史,现在仍然还有少数存留着,应该忝列为农民的第四代住房。

河杨 说:

生草屋间到后来,已经有些质量,比真正草屋好多了。因此当年农民几乎都将原草屋拆了,建了“省草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