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第六十二则 人们的巫与医观念

作者:河杨 | 发布时间 | 2021-08-20 | 字数:1294

第六十二则 人们的巫与医观念

人们的认识观念是随着社会变化而改变的。在远古的时候,人们对自然现象没有经验,更没有治理的办法,对突发的自然现象,怀着好奇与狐疑的心理,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天意支配,重大行动,居然用占卜决定;对于疾病,则用巫术对待。对无法解决的灾难,常常用“命里注定”来解释。据史料记载,现在被新的观点斥之为落后、迷信的巫术,便是现代医学的始祖。直到今天,占卜和巫术,在有关的人群里,还有不小的影响,甚至还决定着他们的活动。

人们的认识,虽然是看不到的精神概念,却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够改变。在不久以前,曾经强迫人们“解放思想,破除迷信”,可是虽然经过了剧烈的扫荡,却也没有动摇许多人根深蒂固的概念。即使在那激荡岁月的当时,也还发生了许多所谓的“封建迷信”的荒唐作为。然而,也有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“巫术”,确实能给人们解除病痛,居然很受社会欢迎。

有一个老媪,不知道如何得到了巫术。“大跃进”初期,利用秘密机会给人看病。什么头痛脑热,腰痛腿痛,眼睛毛病,孩子的常见病,有时候医院里治疗也不能速效,找到她却能很快治好;治不了的,也会告诉另请高明。“大跃进”狂热中,她不敢“造次”,人们找她,都给推辞了。她家住在公社卫生院不远处。极具讽刺的是,生产队时期,文化大革命正闹得沸反盈天,她家总是门庭若市,而卫生院却常常门可罗雀。她给人治病,仅凭一双手按摩,一支毛笔,蘸上墨汁在患处画画。这其中的奥秘,如果一律斥之为“骗人”,实在有失偏颇。因为众多的患者,应该是注重实效的。而且,她为人治病,并不收钱;只是患者自愿送点糖糕之类的点心,聊表心意。因此,任是文化大革命横扫“一切牛鬼蛇神”时,她的作为大约 “很得民心”,居然没遭扫荡。

可是,这样的巫术很少有人能真正掌握,因此,社会上行巫术的人,多是自吹自擂,而其实空有其名,几乎与骗子无异。然而,尽管人们常常受骗,因为经历的原因,对巫术总是半信半疑。于是,演绎出了一些荒唐的悲剧。

上述老媪逝世不久的某一年,东圩村来了一位“大师”,自诩“可治百病”。正好村北一户人家的独生幼子得了急病,高烧不退,便请这位“大师”治疗。这位“大师”在他家装神弄鬼,还不准妇女观看。从上午弄到夜里,竟将这孩子弄断了气。这一家将“大师”痛打了一顿,赶出了村庄。人们纷纷抱怨说:孩子高烧为什么不送医院,却信神信鬼?

无独有偶,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在坟苑边用牛犁田,午后忽然患病,躺在床上高烧得烫人。他的母亲认为是“摊了鬼”,在家里烧香化纸,磕头求神,第二天夜里,这汉子便咽了气。一家人后悔不迭——信鬼信神,失误人命!这些现实例子教育了人们,不可偏信(迷信)巫术。

在类似“血的教训”面前,人们对巫术不敢“迷信”了。加上医疗技术不断提升,人们有病大多数都请医生治疗。不过,社会上进行“巫术”的人还没有绝迹,有些疑难杂症,医生不能及时解决问题的,还有人去看巫术。随着社会文明与进步,特别是医疗卫生的发展,在无数事实面前,人们的认识观念有了飞跃,如今的年轻人,基本上没有谁再相信巫术的了;一些着意骗人的巫术,差不多没有了“市场”。

不过“人云亦云”的事还会出现,迷人的骗术还是不会完全销声匿迹的。

河杨 说:

中国的医术,起源于巫术,人们在实践中,渐渐地提高了医术,才渐渐地丢掉了巫术。巫术历史悠久,对传统的农民影响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