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书网 勤书网
登录 | 注册

正在阅读> 寻藏录> 章节目录> 第三十六章 金殿

选择阅读主题:

第三十六章 金殿

作者:熊猫大书 | 发布时间 | 2016-10-08 | 字数:3291

终于,一行人穿过了三天门,登上了金顶。做为武当山的最高峰,站在金顶上四下望去,确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。七十二峰环绕四周如火焰般都朝向主峰,似是在朝拜金顶。此时雨过初晴,从金顶向下望去,在空气与水分的做用下,山下的云海翻腾涌动,去势如潮,正是武当著名的景色之一“陆海奔潮”。那七十二峰犹如一座座漂浮在云海中的小岛,朦胧隐现,却又千载不移。

“爬山就是这样,等爬上最高峰的时候,你会发觉,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!”周伟此时心情大好,指着四周说“你们看这云海,也许古人就是看到了这番景像,才会把武当山当做仙山来膜拜,引得无数人在此修道的。真美呀……看得我都不想走了。”

“想得美,还想住这。在明朝,普通的百姓是不允许上金顶的,连紫金城都不让进。想要朝拜,都要在下面紫金城的城墙以外。”周欣说道,看到众人投来的奇怪目光,又补充道:“刚才我听静静说的。不过咱们可以住太和宫,然后晚上想上来看的也可以。对吧静静?”

“嗯,可以的。”水静平静的回答。她对这里实在太熟了,一点也没有如众人那样激动。

摄制组架上机器拍摄,众人对着四周山下的景色唏嘘了好一阵子,才开始仔细观察起这金顶之上的环境来。整个金顶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间的那座纯铜打造的鎏金金殿了,重达数百顿。自1418年完工到今天,近600年的风霜雨雪、烈日酷暑的考验下,至今依然完好,密不透风。

乐雨指着金殿内向众人说:“你们看到祖师像前面的那盏长明灯了吗?它被人们奉为穿越了时间隧道的‘神灯’。金殿的门一直是敞开的,可这盏灯从1416年点燃开始,数百年来不摇不摆,无论山顶狂风骤雨、电闪雷鸣,到今天从来没有熄灭过一次!原因是金殿超高的建筑工艺,使得无论是春夏秋冬,金殿各构件之间都是严丝合缝的,没有任何空隙,使殿内外的空气完全不能对流。这样才造就了殿外山风呼啸,殿内神灯却纹丝不动神奇景象。至今,这种工艺也没有人能模仿。”陆林偷眼观瞧,发现几个日本人听得格外认识,目光紧紧的盯着那座铜殿,似有所思。实际上石井等人也没想到,所谓的青铜神殿竟然会这么小,几乎还没有一间柴房大。

“那个……”水静在旁边小声犹豫着,似是不知道该不该说,“我悄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,你们能不能不对任何人讲?”

听到“秘密”两个字,众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过来。就听她接着用神秘兮兮的口气小声说道:“你们一定不能告诉别人哦!!就是……我听我师父说,其实这灯灭过!”

“切……还以为什么事呢。天天开着门让风这么吹,虽说空气不流动吧,但偶尔灭一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。明白明白。”罗瑞大失所望,还以为水静那么神秘是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秘密要说呢。

小道姑最受不了被人轻视,辩解道:“你们不住这你们不知道!这金殿真如乐姐姐说得那么神奇!我在这长这么大,也曾经遇到过山风狂做的时候,但从来没见它灭过。小时候我还趁着没人的时候偷偷从门外向里吹,用再大的力气,那神灯的火头还是连晃都不晃一下。要说让这灯自己灭掉,真的不容易!就连我师父,活了这么大岁数,他也只见这灯灭过一次。”

看到众人都开始聚精会神的听自己说话,小道姑不免洋洋得意,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:“那是在1954年1月12号的晚上,还没有过农历新年,那时我师父还年轻……”

“日子记得这么清楚?!”故事还没开始,就被后面一直没吭声的项昊打断了。

“别打叉!因为第二天出了点事,所以我师父把日子记得特别清楚。”水静回答了问题,又沉浸在故事中:“当时师爷出去云游了,我师父那阵子就一个人借住在太和宫。那天晚上吃过晚饭,人还都没有睡下。突然就听到外面人声纷乱,师父也跟着出了屋。看到太和宫的道人们都在往金顶上跑,好像出了什么大事!他就也跟着人群一起跑上了金顶。就看到很多道人都围在金殿周围,太和宫的几位老道长站在最面,看着金殿里面的情景面面相觑,后面的年轻道人一个个都在交头接耳。顺着大家的目光,我师父也朝金殿里看去,感觉那里面比平时要黑,祖师的铜像都看不到了。这才发现原来是那长明灯灭了。几个老道长商议一番之后,便先找人把守住了上金顶的路口,问题解决之前不再让人上来。第一是因为当时才解放5年,国内还处于是一个很敏感的时期。闹得动静太大,容易被人误会。第二就是这祖师殿的长明灯本来就意义不凡,让外人知道了面子上难免不好看,也怕被人当成是不祥之兆。”

“因为当时这个决定做得很快,所以除了先上山的太和宫里的道士,在场的没有别人。为了把影响控制到最小,就下了严令:谁敢把这事说出去,就逐出师门!然后又掐算了时辰,在第二天白天做了一场叩拜的大法事后,才让一个老道长进入金殿里,再次点燃了那油灯。”水静歇了一口气接着说道:“再后又过了几天,师父接到了云游到高邮的师爷的一封信,发信日期就是1月13号,也就是灭灯第二天。师爷在信里说:‘他要去做一件事情,可能会有生命危险。如果他回不来了,就让师父把衣钵继承下去……’再后来,师爷就再也没有回来,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。再后来师父就把1954年的1月13日当成了师爷的祭日,每年的1月13号都要拜祭一番。每每都要念叨,那天灭了灯,没准就是应在师爷身上的。”

“大帝果然灵验呀。灯灭了,1954年果然不就出事了么。”一个苍老而陌生的声音在大家背后响起,众人齐齐回头望,却看到一个陌生的老者站在他们身后,穿着运动鞋带着遮阳帽,帽子上写着“某某局退休老干部旅游团”的字样,看样子是个游客。显然老者是旁听到了刚才水静的故事,才插了这么一嘴的。

“老先生,您说的出事了指的是……”石井在旁边很有礼貌的问道。

老者先善意的看了看水静说道:“刚才听到你们这边要说秘密,老头子我就厚着脸皮偷听了一会。放心吧小道长,我不会说出去的。”又回答石井真的问题道:“我说的是1954年发生的特大洪水,当时湖北可是重灾区。”

对于这段历史,石井真完全不了解,他求助的望向乐雨。

“洪水,那已经是夏末的事情了。”乐雨示意两者之间真的没什么关系。不过她还是跟石井真认真的解释说:“说到这洪水,近一百年里,长江流域一共发生过三次全流域型的大洪水,分别是1931年、1954年、1998年。湖北号称‘地连七部,襟带江汉’,在历史上被称为‘泽国’,境内江河交错。三次大洪水的前两次,湖北受灾尤其严重。1931年,因为国民党统治时的腐败,水利工程年久失修,使得全国受灾人口达到5127万,死亡约有四十万人。湖北灾情更是严重,洪水一来,武汉顿时成了一片泽国。武汉三镇没于水中达一个多月之久.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浸泡了133天!大批民房被水浸塌,到处是一片片的瓦砾场。大部分难民露宿在高地和铁路两旁,或困居在高楼屋顶,无粮无水。白天像火炉似地闷热,无家可归的人就在烈日下被暴晒着,积水里漂浮着无数人畜的尸体、污秽垃圾发出阵阵恶臭。入夜以后全市一片黑暗,蚊虫鼠蚁,也都往高地上爬,与人争地,卫生条件极差无医无药,一个腐烂的小伤口就可能夺走一条人命,瘟疫迅速地四处蔓延。不算淹死的,光是因瘟疫、饥饿、中暑而死亡的,每天就约有上千人……这还只是武汉一地,做为当时最大的几个城市之一,武汉的条件已经算很好的了。那种情景,说是人间炼狱都不为过。”

本来是为讲述1954年的洪水做下铺垫,可提到如此残忍的数据,乐雨实在是有些说不下去了,她自嘲道:“这种事放到今天,想都不敢想。四十万活生生的人呀,比南京大……还多了十万。一个混账的政府,真的比外敌还要可怕。”当着几个日本人的面,她没有把话说得那么明白。

“那1954年呢?”不了解这段历史的,并不只有石井等几个日本人。

就听她继续说道:“1954年的洪水比1931年还要大!湖北依然是最重的重灾区。长江流域3000万灾民,湖北省就占了三分之一。不过那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五年,国家面貌焕然一新,中国人是敢挺起腰板儿面对一切困难的!在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再没有重演1931年那样的惨剧。洪水过后官方统计,整个湖北省的死亡人数约为3万……”

“这个让我来给你们讲讲吧。”那个陌生的老者还没走,此时打断了乐雨的话,“我就是武汉人,当时就在长江边上。那时我还年青,在政府工作,是那次大洪水的亲历者。”

听到老者说自己是当事人,众人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去。